武漢大學簡介
武漢大學生活服務品牌于1893年在湖北省武漢市成立,武漢大學品牌隸屬于武漢大學,公司法人是:竇校長,武漢大學聯系電話:,公司主營業(yè)務:。
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
武漢大學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chuàng)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1946年,學校已形成文、法、理、工、農、醫(yī) 6個學院并駕齊驅的辦學格局。新中國成立后,武漢大學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大學在國內高校中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整體實力明顯上升。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y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fā)展的嶄新一頁。合校十多年來,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一百多年來,武漢大學匯集了中華民族近現代史眾多的精彩華章,形成了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積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蘊,培育了“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學精神。
武漢大學環(huán)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風景如畫。學校占地面積5187畝,建筑面積268萬平方米。
武漢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了哲、經、法、教育、文、史、理、工、農、醫(yī)、管理、藝術等12個學科門類。學校設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yī)學六大學部35個學院(系)。有122個本科專業(yè)。
武漢大學名師薈萃,英才云集。學?,F有專任教師3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700余人,有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歐亞科學院院士、10位人文社科教授。
學校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9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還擁有7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0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基地、10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和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定期公開出版30種專業(yè)刊物。
武漢大學積極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資源優(yōu)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yè)化的方式,與企業(yè)和科研機構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共同建設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平臺,聯合創(chuàng)辦了70多家企業(y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促進了學校的發(fā)展。
學校參與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電東輸等國家工程項目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建設,在南北極科學考察、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關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馬協型、紅蓮型雜交稻、高頻地波監(jiān)測雷達、GPS全球衛(wèi)星定位與導航、高性能混合動力電池等應用型科技成果不僅具有重大的科學理論價值,還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人文社會科學的專家學者充分發(fā)揮“智囊團”和“思想庫”的作用,積極探索關系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論意義與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障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漢大學提出“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新理念,培養(yǎng)“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復合人才,積極探索適應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學?,F有普通本科生31086人,碩士研究生16426人,博士研究生6785人,另有外國留學生1838人。建校以來,學校共培養(yǎng)了40多萬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僅兩院院士就有100余人,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令人矚目的高水平辦學成就,為武漢大學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學校與4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15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武漢大學是生活服務行業(yè)著名的品牌,武漢大學品牌于2020年5月被世界品牌網收錄于目錄下,品牌創(chuàng)辦者是:武漢大學,武漢大學品牌網站網址是:,世界品牌網綜合分析該品牌的價值和可信度、品牌創(chuàng)辦人、品牌發(fā)源地、品牌成立年份等基礎信息,為您能準確評估武漢大學品牌價值做參考!
標簽:武漢大學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